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欢迎访问江南体育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图片名

全国订购热线:
020-3883592

主页 > 资讯公告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活动公告 公司新闻 健身指南 器材保养 常见问题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体育设施十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0-30 21:42:06 次浏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规划》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意见》,以**年**举办亚运会为契机,切实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我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体育局反映。  一、充分认识加强社区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规划》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意见》,以**年**举办亚运会为契机,切实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我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体育局反映。

  一、充分认识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推进社区体育设施建设

  (一)社区体育设施是指以方便社区成员就近健身为目的、社区规划配建的公益性体育设施。它是广大市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区体育设施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关系到创建全国一流体育强市目标的实现,对于**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近年来,**市高度重视群众体育事业,把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为**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市民对强身健体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而周边的体育设施较少,尤其是老城区和农村地区体育设施缺乏,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市民身体素质的普遍提高。

  (三)今后四、五年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将在**年举办亚运会,这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从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城市”的全局高度,大力推进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布局,形成公共体育场馆与社区体育设施互为依托、互动发展的体育设施新格局,为群众提供方便、多样的健身设施,为成功举办**年**亚运会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四)以填补缺口为重点,到**年,每个社区都有可供市民健身的社区体育设施,全市人均社区体育设施和用地面积超过国家有关规定水平。所有行政村建有篮球场或与之相当的群众体育场地,40%以上的镇建有全民健身广场、标准水泥灯光篮球场、标准游泳池或与之相当的其他类型的群众体育场地。

  (一)大力推进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城市规划部门要将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并把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公建配套项目,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体育部门要按照国家关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规范的标准和要求,会同城市规划等部门确定社区体育设施的数量、规模和布局。建设部门要把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综合改造工程,体育部门要参与其中的评比和验收。国土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社区体育设施用地规划,特别是要抓住老城区改造的时机,重新规划、调整好社区体育设施用地。各有关区、县级市政府要结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的一项考评指标。各社区要充分挖掘潜力,积极配合城市规划、建设、国土、体育部门,规划建设好适合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和居民日常健身的体育设施,并结合**气候特点,多兴建一些室内健身场所。

  (二)建设一批社区体育设施精品工程。加快推进市、区(县级市)体育公园和体育中心的建设,以高水平的体育设施服务于社区体育。启动珠江沿岸和白云山脚全民健身带工程,高标准建设位于健身带上的体育场地和全民健身点,精心设计和建造一批体育设施,构筑体育设施与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园林建设相融合的城市生态格局,形成具有**特色的体育休闲新景观。按照“插体于绿(地)、插体于(广)场、插体于(公)园、插体于景(观)、插体于空(地)”的思路,在现有的标志性建筑、绿地、广场、园林、景观、闲置地添置一些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体育设施,寓健身于休闲之中,创造良好的体育生活环境,凸显**亚运城市特点。

  (三)加强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配套体育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区、小区、组团和单体住宅楼,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积极开发各种简易的健身场所,满足市民日常的体育需求。新建住宅区、小区、组团和单体住宅楼,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体育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结合老城区实际,建设一些占地较少、对地面要求不高的体育设施;结合农村实际,多建设一些适宜开展多种体育项目的活动场地。

  (四)加大社区体育设施的改造、修缮力度。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各类设施的安全使用状况,分期分批进行更换和维修。重点改造建成时间较长、磨损严重以及功能设计不合理、定位不准确的社区体育设施,更新存在安全隐患的陈旧设备,添置适宜不同群体的健身设施。优先改造未达标老城区和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积极引导老城区和镇、村拓展现有的健身设施,改造和修建群众基础较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体育项目活动场地,改善社区体育设施结构,满足市民的需求。各级体育部门对此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扶持和健身器材支持。

  (五)严格保护社区体育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挪用、改变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或规划体育用地。确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的,须经当地体育、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并及时归还;确因城市建设需要改变社区体育设施用途或调整规划体育用地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就近、方便使用为原则,在适当地点择地新建或置换,面积、标准不得低于原有设施或预留用地。

  (一)健全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体育事业经费投入,改革体育事业基本建设经费支出结构,把社区体育设施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维护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保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属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经费,由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各按一定的比例投入,以区、县级市投入为主,在基本建设支出中安排。属政府投资的项目按基建程序报批,建设工程项目按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确保拨付经费全部用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

  (二)在保证各级财政资金到位的同时,多渠道、多元化筹措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经费,积极探索向社会筹集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资金的新路子。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引导、带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冠名、入股等多种形式,投资兴建社区体育设施。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通过捐赠、资助等方式,参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

  (三)增强社区体育设施的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坚持社区体育设施以社会公益为主,同时,为满足市场需求可适当开展体育技能培训、健身咨询、健身指导等体育服务项目,经物价部门审核批准后,可适当收取费用。严格遵循国家关于体育设施管理的规定,适当举办体育赛事、文化演出和展览,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的使用率。社区体育设施的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用于社区体育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和事业发展,不能变相冲减财政拨款。

  (一)加大社区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力度。社区内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一律向社区居民开放,并利用“**体育公众网”,将开放时间、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体育竞赛等信息及时公布。在现有的对老年人、残疾人、下岗工人、学生实施免费或优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惠对象,合理调整开放时间,延长优惠时段,为市民进行体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二)合理利用各类体育场地。各级体育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全力配合社区内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业等单位,有计划地开放其体育场地设施,并可适当地提供有偿服务。特别是社区体育设施缺乏的老城区,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学校、机关、团体、企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周边群众开放。

  (三)充分利用好亚运场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按照多中心布局、多功能建设原则,把亚运场馆建设成为集训练、竞赛、休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场所,做到赛时供训练、比赛使用,平时供全民健身使用。充分挖掘亚运场馆服务全民健身活动的价值,定期举办综合性和单项体育竞赛活动,组织开展各种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场馆使用效率。

  (一)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领导,把它作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建立由市政府牵头,市发展改革、教育、民政、公安、财政、建设、规划、国土、文化、市政园林、体育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负责联络各成员单位及督办落实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各区、县级市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二)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真抓实干。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心协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体育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大建设、验收、检查、维护、评比等工作的力度;财政部门要依法保障和监管社区体育设施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建设部门要在城市综合改造工程中列入体育设施指标内容;国土部门要以行政划拨的方式,提供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市政园林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体育部门在公园、绿地、旅游景点内增设健身设施、体育休闲区域;民政部门要督促协调社区管理机构做好体育设施的管理工作;各驻社区单位要积极参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全力开放本单位的体育设施。

  在21世纪发展形势下,世界在经济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逐渐频繁起来,国外的一些新的体育观点与方法被引进国内,给我国的体育事业带来冲击,使其更加符合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发展的好坏是衡量一国对于社会建设的重视程度,国家发展体育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能够促进人们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于培养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学校是进行体育事业的重要场所之一,而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脱离不开体育设施的辅助作用。从学校角度而言,体育设施从小的角度出发包括篮球、羽毛球、排球以及乒乓球等,从大的范围来讲就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场馆的建立。目前,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学校所配备的体育设施太少,达到供不应求的现象,而且体育设施没有进行良好的维护工作,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那么,体育设施的配备对初中教学到底有怎样的好处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在立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时当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时,也可以提供学生进行任何器材的锻炼,促进体育课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而言,体育设施的完备,不管是在体育课还是课余体育锻炼都是有帮助的,在体育课可以想玩哪一方面的体育器材都可以,也能充分利用课后休息时间去操场锻炼身体。

  二、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阳光体育的实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体育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进行锻炼,符合改革浪潮的需求

  体育设施的完善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关系到学校体育成效以及全面育人效果的体现,因此,学校加强体育设施的完善,有利于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体育设施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有利于教学相长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精神,以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为目标,以“惠及社会”为导向,以学校社区互动、共同发展为出发点,通过规范有序地向社区开放学校设施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政府投入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效用,满足社区居民对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围绕建立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以社区内学校体育设施为载体,加大资源的整合统筹力度,向社区居民开放,并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管理,做到开放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建立学校与社区双向参与、互动发展的机制,提高体育资源共享利用水平,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积极促进“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在社区”的和谐社区建设。

  1、政府主导。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统筹指导、组织协调,有组织地实施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开放工作。

  2、有序管理。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和开放单位建立管理网络,有组织、有计划、有保障地开展开放工作。

  3、因地制宜。按照街镇区域内学校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分别确定开放范围、开放时间。

  1、开放范围:公办中小学校所属的体育设施。各校可根据自身条件,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影响,确保活动安全为前提,逐步分类开放。

  2、开放时间:在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有时间段地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其中每天早上、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为固定开放时间,其他时间视各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4、开放项目:本区学校的室外操场、球场、田径跑道等运动体育锻炼场所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通过委托社会化管理,鼓励学校的室内体育设施逐步有偿向社区居民开放。

  1、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开放工作应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按照分片、对口、相对就近的原则,学校与街道、镇签订“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开放协议”,并向社区开放。

  2、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开放的日常管理由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负责,可采取自行管理或委托俱乐部、专业协会以及各类群众性活动组团形式(以下简称“管理组织”)的组织管理。

  3、有锻炼需求的社区居民可到街镇主管部门或管理组织办理活动卡或会员卡,管理组织按照人数与活动场所容量相适应的原则接纳会员,发放定期会员卡或活动卡。社区居民与街镇或管理组织签订进入学校进行体锻活动的相关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锻炼时凭卡进入。

  ——区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区教育局:具体落实学校设施开放工作,协调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做好开放工作的推进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及考核工作。区体育局:负责做好对管理组织及街镇的指导和培训。

  ——街道办事处、镇政府主要职责。要将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社区资源共享等工作项目作为关注民生的实事工程加以落实。一是做好社区内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开放的指导、协调、督促工作,组织建立由镇、街道、学校等方面负责人参加的管理委员会,就体育设施资源开放工作进行共同协商,与学校签订协议,明确体育设施资源的具体开放形式、开放时间和开放要求以及各自责任,共同研究确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经常性地对开放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全面掌握辖区内体育设施开放情况;二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积极组建各种形式的管理组织(体育俱乐部等社团组织),并与管理组织签订委托管理协议,为体育设施开放的委托管理创造条件;三是加强对管理组织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其运作;四是及时将“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开放告示”、入校手续及相关权利义务等向社区居民公告,并做好活动出入证的制作、分发、统计工作;五是落实专人和措施,加强相应的管理和宣传,教育居民爱护设施、注意安全、遵纪守法;六是调解相关纠纷,维护社区居民和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七是保障落实社区体育设施开放所涉及的相关经费。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开放保险费:由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统一向保险公司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管理费以及必要的人员劳务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每年落实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弥补开放单位或管理组织在日常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类开支的经费不足。

  ——学校体育设施开放中的物耗补偿和简单的维修、零件更换补贴由学校承担;大的设施维修、场所改建纳入年度教育预算统筹解决。

  ——由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为参与开放活动项目学校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在开展活动时段发生的因设施和管理等原因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由保险公司赔偿经济损失。

  ——由管理组织或学校落实开放场所的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告示,指导活动者自觉遵守活动项目规则,明确损坏赔偿标准等规定;严禁传染病患者和无民事行为能力者进入相关单位。

  ——由管理组织或学校组织专业人员在每次开放前,对设施进行例行检查,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由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会同管理组织安排专职保安人员和社区民警对开放场所进行治安巡查,对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和损害设施的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并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以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指导,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紧紧围绕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尔自治区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着力推动我县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数量、质量和服务管理能力,努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在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充分发挥体育独特的社会价值和重要作用。

  (二)主要目标:申请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从2014年9月到2015年10月,完成我县104个行政村,9个社区“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基本实现村村都有标准完善的篮球场地,并可以进行正常的使用,具备各族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

  1、先由县文体广影局依据近年来我县各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配备的实际情况,向各乡(镇)印发资金分配额度通知以及“农牧民健身工程”分配指标。

  2、各乡(镇)为责任单位,在资金额度内,对所属受援行政村(社区)篮球场地建设、完善或维修制定具体方案。(方案包括每个行政村(社区)建设完善什么场地设施、具置、设置什么体育健身项目、启动时间、完成时间、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等),方案确定报送县文体广影局审核。

  3、经县文体广影局审核通过后,按方案将资金直接拨付各乡(镇)财务账户中,用于标准化篮球场地建设,做到专款专用。

  4、资金到位后,由各乡(镇)根据方案,按照相关采购程序和规定认线、由县文体广影局牵头,不定期组织抽检和抽验各乡(镇)行政村(社区)篮球场地设施建设情况,加强过程监督检查。

  1、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调查摸底、制定《县各乡(镇)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印发资金分配通知,各乡(镇)按照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乡(镇)《行政村(社区)农牧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于2014年10月20日前报县文体广影局审核。

  2、启动阶段。2014年10月20日至10月31日,完成各乡(镇)《行政村(社区)农牧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审核,筹备召开各乡(镇)农村体育设施建设部署会议。

  3、实施阶段。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向各乡(镇)分批拔付建设资金,由各乡(镇)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工作。

  4、验收阶段。2015年10月至11月,由县文体广影局组织抽查验收各乡(镇)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完成情况。

  1、签订责任书。由县文体广影局主要负责人、乡(镇)分管体育工作领导共同签订各乡(镇)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任务。

  2、不定期抽检。县文体广影局进行业务指导、不定期抽查,抽查率不低于10%;各乡(镇)文化站进行业务指导、不定期抽查,抽查率不低于50%。

  3、纳入当地审计。与审计部门协调,将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纳入当地审计内容。

  4、与评先选优挂钩。作为评选全民健身活动先进的重要依据,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达不到项目要求的所属乡(镇),不予评选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

  5、在全县进行通报。对各乡(镇)所属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和结果将适时在全县进行通报,同时抄送县政府分管和各乡(镇)党政领导。

  1、各乡(镇)要加强督查和指导工作,督促负责体育管理工作人员,摸清各受援行政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拟设项目规划、工期和完成时限、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实施方案。

  2、各乡(镇)要摸清本行政区域内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情况,杜绝虚报冒领、套取资金不建的问题发生。

  体育的多元价值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正被不断发掘逐步显现,体育设施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纷纷建设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并依托大运会或城运会等赛事的举办促进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2014年以来,国家财政部与发改委下发了多项关于PPP模式的相关政策,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财政投入及管理方式,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尽快形成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展的制度体系。本文以青岛市某体育场馆项目为例,对体育设施采用PPP模式的合理利用进行研究分析。

  项目位于青岛市高新区,占地面积约548亩。项目定位于具备承担国际体育单项赛事和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能力,集全民健身、大型赛事、大型公共活动、商业演艺、体育教学培训以及配套商业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总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建O内容包括6万座体育场1座,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1.5万座体育馆1座,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同时建设室外田径热身场地,完成相关配套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约27亿元。

  项目选择建设-经营-转让(BOT)模式,由政府有权部门作为实施机构,委托政府出资代表企业,与社会资本方合作成立SPV公司,政府出资代表在SPV公司中持股比例不低于20%,拥有重大事项决议否决权。由SPV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设施运营及移交等工作。经营期满后,体育设施无偿移交政府指定机构。项目合作期13年,其中,建设期3年、经营期10年。

  根据运营规划方案,项目经营内容包括文体产业、创业服务、休闲娱乐三大部分,建筑面积约14.1万平方米。其中,文体产业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主要设置教育、培训、中介、产品销售、工作室等功能;创业服务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主要设置办公会议、洽谈等功能;休闲娱乐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主要设置休闲娱乐、餐饮、咖啡、电影院等功能。未来结合周边区域发展,还具备会展与旅游等拓展功能。参照国内同类体育设施案例,本项目经营活动为经营用房出租、广告出租、集庆赛事活动场地出租。参照项目周边物业出租价格,并考虑项目市场成长期较长,经测算,未来运营累计收入约6亿元。

  项目为体育设施,具有较强公益属性,仅依靠自身收入无法达到社会资本合理回报。为达到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的有效合作,需政府给予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合理的财政补贴,回报机制属“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可行性缺口补助包括建设期补贴与运营期补贴两部分。其中,建设期补贴按建设投资20%考虑,运营期补贴参照《政府和社会资本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的通知》公式测算。年度折现率应考虑财政补贴支出发生年份,并参照同期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合理确定。合理利润率应以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为基准,充分考虑可用性付费、使用量付费、绩效付费的不同情景,结合风险等因素确定。

  当年运营补贴=(建设成本-建设期补贴)×(1+利润率)×(1+折现率)n÷运营补贴周期+年运营成本×(1+利润率)-当年收入

  未来运营价格考虑CPI指数与周边物业影响,设置年租金价格增长率调价公式参数,对价格因素进行调整。如周边物业租金价格上涨超过10%时,租金价格进行调整,则年租金价格增长率=5%*{0.65*[1+(周边同类市场均价-本项目预测价格)/本项目预测价格]+0.35*[1+(当年CPI指数-上年CPI指数)/上年CPI指数]}。

  实施机构依据PPP协议对SPV公司的建设经营进行持续的合同监管;项目涉及到的其他政府部门协同对SPV公司进行行政监管。

  使用机构对各项服务进行监督,并根据服务满意程度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或提出意见,服务满意程度纳入考核范围,优先保证公共体育服务活动。年度绩效考核根据《大型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体经字[2014]411号)制定打分体系,对开放情况、管理情况、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规定,评价结果与经营期财政补贴额度挂钩。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政治学、行政学、城市管理学等多种角度,对市政进行诠释。如从城市政权、城市行政、城市事务、城市政策等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对市政的释义为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市政的主体,主要是指城市内的国家政权机关,也是整个国家政权机关的一部分;市政的客体或内容,主要是城市的公共事业、公共事务的管理;市政管理手段,主要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实行依法治市;市政的管理过程,同国家的政治权力体系及其运行紧密相联。

  市政体育设施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实现城市居民绿色健身,通过各项政策、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而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市政体育设施的主体主要是指城市内主管体育设施建设、运作、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国家行政部门和主管机关,是在国家政府机关引导下进行的体育设施建设;而市政体育设施的客体是指围绕着城市体育设施建设所进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相应法规以及政府部门采取的引导性体育活动等。

  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以物质为基础的,那么,体育设施就是日常人们体育生活的物质基础。体育设施分层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占有和支配体育设施方面的分化。市政体育设施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体育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归于全体公民。由于社会成员受到环境、条件、性别、年龄、职业、收入、体育意识、体育生活方式等不同方面的影响,当他们拥有市政体育设施时,会出现不同的体育设施使用价值观。不同特点的人群会在体育设施上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选择。目前,我们的政府在规划体育设施建设时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实施,而不同体育层面的人会选择不同的体育设施,不考虑环境、条件和人群特点就盲目的进行体育设施规划,往往会造成资源浪费。如新老社区体育设施的配备、体育活动点以及人员密集区体育设施的配备等都需要在规划前先调研当地的体育环境以及体育人口特点,分层建设,以使得市政体育设施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以此实现最大程度化的全民共享体育设施资源。

  老年人处于拥有大量的余暇时间,他们离开了忙碌的工作而要适应新的生活,大部分老年人选择了运动强度小、简单方便、群体性活动较强的社区体育活动和体育设施进行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广泛社交,排遣孤独,在体育设施使用中,老年人是最积极、最踊跃的,他们对简便、容易的体育设施使用率是最高的;而中、青年人正处于既要照顾好家庭,还要努力工作的奋斗阶段,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家庭事务琐碎,压力较大,他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多喜欢刺激、激烈的体育活动,因此,一些难度较高、具有挑战性的体育设施是这部分人的首选;学生由于在校时间较长,进行的体育活动多在学校完成,利用学校的体育设施较多;而儿童多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一些简单、伤害性不大的体育设施活动。目前,针对老年人和儿童设计的体育设施较少。

  工作时间规律且不以体力消耗为主的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体育设施使用率较高,他们能够充分的运用余暇时间进行享受体育设施带来的运动快乐;而个体私营者、私企工作人员、学生、公司高管由于事业、学业上的压力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他们对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偏低。

  居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育设施的使用情况,而且直接影响了体育设施的发展方向。很多人只是单纯的把体育当成一种健身的手段,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的文化、教育、娱乐等其他价值。他们在体育设施进行活动时只是单纯的娱乐和健身,而随着我国在体育教育中逐渐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掌握科学的体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念,使体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设施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往往会更加重视体育设施运用。

  市政体育设施多分散于社区以及体育活动点周边,不同社区和活动点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发展水平也不甚相同。由于我国对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视,体育设施已经成为衡量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新型社区在建立初期就已经考虑到了体育设施建设的因素,而未改造开发的老社区由于过去建设没有考虑到体育设施的因素,因此,在体育设施的分配上还有待补充完善。

  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构建体育设施分层使用模式。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和监管力,落实体育设施的建设控制指标。对社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做到科学布局、统筹安排、针对性建设。建设投资的途径多样化,走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多元发展道路。加强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传统社区体育设施的改造升级;在老社区,通过功能调整广泛安装健身设施等。

  [1] 常媛媛.北京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1).

  [2] 国家体育总局.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3] 张吉慧,王剑.我国社区体育场地建设与社区体育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7.6.62-63.

  [5] 张 宏.当代中国体育社会分层理论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 魏安奎.力量训练对专项成绩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3(28).46-48.

  随着河南工院不断发展壮大,体育教学课程不断丰富,学生的健身意识、运动兴趣不断提升,现有的体育设施明显的显现了不足,这影响着河南工院的发展,阻碍了河南工院体育教学、学生体育兴趣、学校体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河南工院共有体育场地种类12种、数量80多块:400米和300米田径场各1块(没有塑胶场地和看台),拓展场地1块,瑜伽室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室外篮球场地23块(4块为塑胶场地);室外排球场地8块,馆内与篮球混用2块。室外羽毛球场地18块,室内混用场地4块;乒乓球室内混用球台12副,室外球台30副;单双杠等健身器械16个。

  1.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种类、数量不足。通过学生人数在10000~20000人规模的高等学校体育场馆配备标准,我院体育场地设施对比尚未完成基本配备,室内场地严重不足。学校现有体育场地设施15种,而目前高校学生所经常从事的体育运动有19种之多。很多熟知的体育运动、新兴体育项目和极限运动,由于学校场地设施种类的单一而无法进行。学校现有各种体育场地设施总量80块,很多不能正常开展。随着网球、羽毛球学科的开设,众多民族体育运动越来越多的被学生所喜爱,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更加凸显不足。

  2.河南工院现有体育场地设施陈旧、破损严重。河南工院场地建筑材料多为水泥地面,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和不同程度的损坏,仅不足5%的场地设施为塑胶场地;而且还不对全体学生开放;足球场上是沙石平面,平时干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河南工院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分布不合理。学校内最好的4块塑胶篮球场地、硬化排球场、体育馆都建在了新区,老校区3000多学生没有机会使用。学校本身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就较为不足,这样由于体育场地设施在分布上的不合理更加重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缺乏。

  1.学校的不断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的滞后。河南工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多人,随着办学水平、对外影响、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学校规模、学生人数在不断的扩大,这样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承受量在不断增加,对于场地设施的损耗速度会不断加快,场地设施的老化、损坏周期必然会相应缩小。

  2.对体育场地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我院体育场地设施为水泥场地;塑胶场地不足总量的10%;室内场地仅占总数5%,而且多数还不对全体学生开放;没有木质地板、人工草坪、天然草坪场地设施。每年的体育维持费只有10万元,所有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了在体育场地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

  1.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目前我校体育课的形式基本上有公共体育课和选修体育课两种形式;主要有体育必修课、专选课、业余训练课以及各个社团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数量少、场地设施陈旧等现状已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活动的需要。

  2.河南工院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对体育课程开设的影响。体育课程发展的多元化已成为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体育课程已不仅仅局限于田径、三大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体育运动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运动项目人群近年来迅速扩大。随着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增强,一些国外的新兴体育项目也逐步兴起。如定向越野、轮滑、攀岩、跆拳道等项目,这些项目时代感强,个性张扬,迎合了青年大学生冒险、竞争、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对大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但是,我校由于体育设施的缺乏和不足,难以进行这些课程的开设,这都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学生自身需求的发展。

  3.河南工院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作为高校教学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竞技体育发展的平台和依托,对高校的综合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对学校体育教学、训练水平的发展、方法开拓和教学效果的影响有着决定性作用,并直接决定着学校体育水平和能力。河南工院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对学生选择运动项目也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师生业余体育活动需要,对师生的身心健康形成约束。

  1.结论。河南工院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种类、数量不足,与高等学校体育场馆配备标准相比差距较大,阻碍了学校体育教学、竞技体育、兴趣的发展。体育场地设施陈旧、破损严重;现代化体育场地设施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分布不合理;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给带来了安全隐患。

  2.建议。加大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使体育场地设施的种类、数量达到高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备标准,以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制度,使陈旧、破损的体育场地设施得到及时的修复和维护。

  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后群众体育快速发展,花都区城区体育人口不断增加,花都区城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问题随之暴露无遗。花都区城区的新、老社区多存在体育场地设施种类缺乏、数量不足等问题,这些已经正在成为制约我市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加强城市各个城区体育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切实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笔者对花都区城区大型体育设施进行现状调查,旨在了解花都区城区大型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使用状况并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为合理的使用大型体育场地设施作出参考的依据。

  本文的研究总体确立为由花都区体育局所界定为大型体育场地设施的四个场地,分别为:花都东风体育馆、花都区游泳馆、花都区体育馆、花都体育中心。

  1.2.1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花都区各大型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并做好登记。

  1.2.2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开展大型体育场地设施相关书籍和资料,以及近年来比较有名的刊物和网站上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依据。

  2.1.1花都区东风体育馆。花都区东风体育馆主要包括一个主体体育馆、一个训练馆、一个架空停车场净用地面积5767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200平方米,其中主体育馆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训练馆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架空停车场地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主体育馆位于用地的中心位置,地上局部4层,设有观众席共6000个。训练馆局部2层,不设观众席。花都区东风体育馆是一个综合性大型体育馆,除了肩负着承办亚运项目会比赛任务之外,其后续功能和作用会日渐彰显。它既可承办国内外重大赛事,以及举办各种室内体育比赛,也可以进行各种体育项目培训;同时也为花都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越的场所;还可以举办各种大型的文体表演、大型集会和商务活动。所以东风体育馆将成为花都区文化体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阵地。

  2.1.2花都区体育馆。花都区体育馆主体面积为3891.42平方米,比赛场地为24米×38米,总建筑面积有5711平方米。观众席座位设南北两侧。有观众席位2300个,有裁判席和贵宾席。可供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击剑等室内体育比赛,还可以进行一般的商贸会展、文体表演及群众集会等活动。除比赛大厅外,其他附设用房利用观众席下的建筑空间,按观众、运动员、工作人员的使用功能要求分别设置了运动员休息室、贵宾室、工作人员休息室、沐浴更衣室、洗手间及办公等功能室。曾承办了全国第六届运动会篮球项目比赛和全国少年体操锦标赛、全国技巧锦标赛、第四届世界毽球锦标赛、全国女子乒超联赛等重大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并为区运动会及每处地区联赛和群众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地设施。因此花都区体育馆为花都的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1.3花都区游泳馆。花都区游泳馆位于新华街体育路20号,座落在区体育中心的东南方。游泳馆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馆内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有独立停车场和草坪绿地。馆内设有一个25米×50米的标准游泳池,附设男女沐浴更衣室、衣物保管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功能房。馆内使用了一套较为先进的池水循环、净化、消毒、过滤集一身的设备系统。能保障池水清洁卫生。除了保证体校游泳班的业余训练和区级游泳比赛之外,每年泳季坚持向社会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越的游泳健身场所。

  2.1.4花都区体育中心。花都区体育中心是区体育功能区的中心。体育场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总体占地面积45200平方米,场内分为东西两区,共可容纳观众13395人,主席台位于西区中间,地下有东、西、南、北四个出口可供运动员及工作人员使用,二楼共有八个楼梯通道,12个出口,可供观众进出,主席台下为贵宾、运动员、裁判员配有专用出入通道。西面三楼设有体育场控制中心,公安指挥监控中心及电视转播中心、广播中心。西面看台下为功能房及贵宾休息室,西北面有大型的配电房,控制全场照明,四座大型灯塔位于体育场四角,场内配有大型电子显示屏,四季如茵的国际标准足球场,先进的塑胶田径跑道,优质的喷淋系统及排水系统,外场宽阔的照明车道及人行道,有可供300多个车位的停车场。在2001年承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男子、女子足球部分场次的比赛,并先后承办了有中国、德国、美国、挪威四个国家队参加的四国女足锦标赛;承办了全国足球乙级联赛和全国足球甲B联赛广东球队的主场比赛。

  2.2.1日常锻炼人群使用大型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分析。通过走访经常锻炼的人群,得出结果:有15%的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会经常去大型体育场,有15%的人一般不会去大型体育场地,有40%的人偶尔去大型体育场地,30%的人从未使用大型体育场地设施,说明大型体育场地设施在经常锻炼的人群中没有起到很大作用,大型的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程度有待加强。

  2.2.2花都区大型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率分析。经调研发现在最近三个月里,有6%的锻炼人群表示曾去过花都东风体育馆,原因是该馆的地理位置偏远。有80%的锻炼人群表示去过花都体育馆,因为花都体育馆位于繁华的商业街道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所以使用率很高。有90%的锻炼人群表示去过花都体育中心,作为全区最大的体育场地有着最齐全的体育设施,而且地理位置较好,所以很多老人小孩青年都去那里进行体育锻炼。有30%的锻炼人群表示去过花都游泳馆,比较低的使用率和游泳馆功能的单一有关。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花都区大型场地设施的使用率比较低下,这是由于场地的地理位置、开放程度、宣传程度、缺少社区指导人员等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未来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宣传、对场地建设合理选址、增加对外开放程度、招聘更多有资格的社区指导人员进行对居民进行体育运动的指导。花都区无论经济还是城市建设方面都还正处于发展阶段,社区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最低标准,现有的大型体育场地设施总数量还明显不足,向社会开放程度不够。相关部门要根据花都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统筹布局,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体育与城市景观密切结合的大型体育场地设施,做到人口、社会、资源三者的和谐发展。(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1] 罗汉礼,彭雄辉.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9(1):36.

  [2]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R].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12.

  1.1现代科技在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中的应用现今的公共体育场馆大致分为小型专业化体育场馆和大型综合化体育场馆,其公共体育设施整体科学化程度高,综合性强。体育场馆的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场馆空间,场馆内部场地面层及场馆灯光等方面,多以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场馆空间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为主,综合其他相关科技,使场馆场地建设达到国家对场地建设的标准,从而保障公共体育健身活动的合理化与科学化。

  1.1.1照明系统现今人们进行体育活动对场馆照明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照明系统的建设不再局限于照明设备的开关,还需要照明系统根据某一区域的功能、每天不同的时间、室内外亮度或该区域的用途来自动控制,并能够实现集中统一管理与监控的功能,达到体育活动场所的舒适和明亮。因此,为满足公众需求,LED灯在场馆照明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LED不同于传统的照明灯,而是应用了新能源和电子信息这些现代科技所集成,耗电量小、使用寿命长、不含汞、低辐射、其废弃物可回收、节能环保、符合现代人们对低碳生活的追求。并且LED灯利用三基色原理,照明形成256X256X256种颜色,在点阵屏上可形成8192X8192X8192种颜色,色彩丰富。同时,它可以通过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与环境照明、室外音响联动,光色与音响共同形成更加宏大的场景。

  1.1.2面层材料综合体育馆、田径场、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健身房和游泳馆的体育设施场地地面材料多采用新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如:高分子拼装地板。采用高分子材料,具有抗老化,耐磨,增强地面的弹性,对体育锻炼者脚部起保护功能,对于室外篮球场、羽球场、排球场同样适用。人造草坪,利用现代科技研制的“生态塑料”有2种类型。(1)完全是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制造;(2)是由来源于植物和石油材料的混合物制造。这种材料的填充物在使用十几年之后可完全回收,作为肥料填充到其他地方,同时兼顾天然草的运动性能。

  1.2.1现代科技在全民健身路径的健身器材配备中的应用“健身路径”多设在环境较好的公园、社区、河边等处,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种运动器材,器材的设置基于人体工学原理,以科学化指导体育参与者进行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等机能锻炼。对于全民健身路径,其器材设置主要满足大众健身的基本需求,全套器械对人的上臂、前臂、大腿、小腿、躯干、背部、肩部、腰部、腹部、颈部等的肌肉都有锻炼作用。侧重上肢肌群力量的训练器材,如:臂力训练器、双杠、单人健骑机、鞍马训练器、双位大转轮、滚筒;侧重腹肌力量的训练器材:双杠、单柱双位腹肌板、单人健骑机、鞍马训练器、双位坐蹬、秋千、吊桩、梅花桩;侧重下肢肌群力量:单人健骑机、鞍马训练器、三位蹬力器、双位坐蹬。健身路径全套器械的配置根据健身锻炼原理研制,目的为了塑形美体、增强机能、增进体质等。另外,现代科技也可解决公众在娱乐健身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广场舞噪声问题,由于人们参与广场舞锻炼的时间比较统一,场地也集中在各广场、社区等地方,因此对周围住宅区居民会造成困扰。利用现代科技解决广场舞噪音控制问题,对公共健身至关重要。现代技术生产的纤维吸音产品可应用在大众活动的室内和室外,聚酯纤维吸音板、隔音门、隔音墙、移动屏障式隔墙夹层能满足不同吸音与装饰效果要求,在广场舞活动场区和住宅区等公众场所的地面、墙面等可科学安置一定数量的隔音设施,这些设施可拆卸后易地重新组装,并且不会影响其声学特性。科技化公共设施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广场舞周围环境的噪音等问题。

  1.2.2现代科技在大型体育场馆中健身器材配备中的应用大型体育场馆中的健身器材主要利用电子,机械,光电,传感技术,计算机及自动控制等技术而设计的这类新型运动健身器材。例如,磁控制健身车,电子表内有模式训练程序和心率控制程序,为体育锻炼者提供健身的时间、距离、转速、时速、卡路里、心率、瓦特值、心跳回复率等参数。同时利用了数字电子技术设计出3种视窗:LCD/液晶、LED发光二极管、TFT/液晶。其机台基于人体工学原理,利用UFIT技术去适时调节运动时车身角度,非常富有人性化。心肺适能运动训练椭圆机是利用磁控制技术训练上下肢协调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支配力的设施,并且对膝关节无冲击力。登山机是模拟登山的有氧运动器材,利用红外自动感应刹车技术及全自动智能控制技术,设置多项可供健身者选择的控制程序。跑步机,从传统的依靠电机带动跑步带到据人体力学结合电子装备IFT驱动控制器,支持4.0马力高压、AC感应电机结合集成FootplantTM技术来控制速度带及电脑编程来实现多功能跑步练习。还有有氧运动器材中的电动跑台,划船器,台阶训练器,运转机等,多利用人体工学原理及电磁技术,设计科学,工艺先进。国内已建立自己的健身品牌,针对人体各个部位锻炼的训练器,各种瘦腿器、仰卧板、倒立机、动感单车、卧式健身车、左右摇摆踏步机、跑步机和漫步机等健身器械,以及现代测速工具、高速摄像器材的运用等这都与现代科技密不可分。现代科技赋予运动器材智能化和人性化。

  1.3体育游乐设备现代的高大型电动游乐设施都采用计算机控制,设备上不同高度安装有大量的电子传感器,如:压力、速度、位置传感器,以此保证运行的安全。游乐设备的场地和设备本身,配备了闭路电视监控、广播、通信等信息系统进行现场管理。水上电动船利用发电机或蓄电池发电,船体采用玻璃钢材料,表面为树脂胶衣。还有手摇船、碰碰船等水上设备,采用新型直流发动机牵引一个塑料螺旋桨产生动力,而其材质是用耐冲击、高密度、抗紫外线的PEPP加工而成,通过两侧叶轮转动提供动力和稳定性。充气蹦蹦床是用离心风机吹的张拉力和薄膜内外的气压差形成的玩具。其采用加网PVC或塑料等新材料通过热合机做加工。另外,游乐场馆多采用新能源技术,如:室内游乐场建筑冬暖夏凉,正是利用不吸热反光材质,将太阳光反射出去。场内用电通过利用场顶电子板接收太阳能发电,做到了经济绿色环保。对于室内游泳馆建设中则应用海洋技术,游泳池采用水温自动调节器,模拟海洋技术以调节室内室外温差及其游泳池中水温。另外,生物技术对改善公共体育场所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纳米技术-光催化空气净化器,为人们的体育锻炼提供了良好的运动环境。

  2.1综合化在运动场、室内体育馆和其他综合性娱乐活动中心设施建设中,为改变过去公共设施功能单一的局限性,使其具备更多的兼容性,现代科技被运用的越发综合化。例如,大型体育场馆中的照明系统建设,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其中,使照明系统更加绿色节能。而新建的高校体育馆中大面积的辅助运动空间、可移动人工地面草坪、场地座椅、运动器材、辅助监测设备,也不仅仅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技术也被广泛的运用。再如,全民建设路径的设计,为最大限度适应人体的运动原理,都需要综合多种现代科技去实现。由此可见,现代科技在公共体育设施的运用向着综合化方向发展,以实现当今场馆场地及器材的多功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2.2人文化体育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技术、技能,它包含了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对健康价值的大彻大悟。公共体育设施归根到底都是为人所用,为体育参与者提供更好健身服务的。现代科技已从过去功能的单一化、机械化,更多的向人文化发展。无论是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锻炼需求,对器材进行设置或改造,还是解决传统科技运用下设施存在的弊端,甚至残疾人的体育器材设置,现代科技都应更加人性化。如:在全民健身路径设计中,仿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可最大限度适应人体的运动原理,解决公共体育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因此,今后现代科技的发展必将逐步向着人文化迈进。

  2.3智能化现今的体育健身大多是以自我型为主,公众普遍采用主观感觉和运动时间为参考的运动量控制手段,人体无法适时地感知与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造成锻炼效果不佳,甚至损害人体技能。为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现代科技走向智能化,如:有氧运动器材中的电动跑台,划船器,台阶训练器,运转机等设施中运用智能材料,实现自检测、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自指令等功能。

  2.4信息化为使竞技体育赛制及比赛决策更公平、更透明、更科学、更民主,在很多公共体育设施中,如:场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中心、电视转播、电动计时,光电遥测、负荷监测等都运用了信息技术。它可高效率、高精度完成对人体和场馆的信息化储存和管理。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常用的信息技术有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对运动训练过程的监控,使运动训练计划的管理动态化。对今后的现代科技来说,其信息化程度必将越来越高。

  3.1公共体育设施科学化程度还有待提升目前我国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现代科技在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等方面投入较少。全民健身路径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器材科技含量偏低,不能实时监控体育健身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不能帮助体育参与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器官的分布与功能,造成公众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公共体育设施种类相对单一、材料表面粗糙、器材人机因素不合理、器材造型指示性不够、器材选用的材料和外表工艺适用性差等。体育设备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的发展,大众体育锻炼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现代科技在公共体育馆的器材设备、场地场馆等方面的运用,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等科技的引入,使体育设施从功能设置到建筑造型都有了很大飞跃,但仍要认识到公共体育设施整体建设水平仍与国外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很大差距。随着经济条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的需求不断产生,在以后的几年中,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必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其科技功能也必将得到更多发展。

  3.2存在着现代科技的高投入与低利用率之间的矛盾现代科技的运用可以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科学化水平,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满足公共的健身休闲需求以及协调休闲,文化,商业等服务功能,发挥公共体育设施的多功能性。但我们应认识到,现代科技的投入需符合实际的情况,要注意现代科技运用的合理配置,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科技的运用。应根据不同公共体育设施的功能安排来确定现代科技的使用情况。在不少场馆配备的高科技照明系统出现常年不开启的现象;另外,场馆设施只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配备高科技空气调剂系统就是浪费。

  3.3体育设施科技运用的指导人员欠缺现代公共体育设施中蕴含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但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者对这些现代科技元素所带来的新功能或便利缺乏必要的了解,为数不少的人不会使用这些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新功能,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现代科技为自己的体育参与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为了使体育参与者能够迅速的掌握这些科学技术,充分利用这些蕴含科技元素的公共体育设施,公众需要专业的指导人员对如何运用这些现代科技进行指导。

  4.1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的科技投入力度尽管现代科技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但不难看到在现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科技含量仍有待提高。(1)在资金投入方面,设施建设方要做好公共体育设施科技投入资金项目的争取工作,相关部门要做好配套经费投入工作;要积极制定并落实公共体育设施承建企业科技创新的优惠和扶持政策,政府可通过购买科技创新服务的方式给予支持,以提高资金使用针对性。(2)在公共体育设施的科技研发方面,鼓励相关生产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合作组建体育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迅速提高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

  4.2开发公共体育设施科技信息平台按照“资源共享、服务便捷”的原则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的科技信息平台。该平台的主要职能应该有:(1)公共体育设施科技需求意见的征集。利用现代互联网络,或进行实地调查,征集公众对公共体育设施在科技方面的需求意见,提供公众意见需求表达渠道,合理进行适用于公众需求的公共体育设施科技研发与配套;(2)收集各类有关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科技信息,方便公共体育设施的提供者和承建者查询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技术信息及产品信息;(3)提供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关的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服务;(4)通过网络课堂或培训相关人员等方式,指导公共体育设施使用者掌握设施中蕴含的现代科技的使用方法,以充分实现现代体育科技所带来的体育参与的舒适性、科学性;(5)向公众提供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科技配套与应用方面的信息,方便公众选择相应的设施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一环。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必须贯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组织,体育课的教学常规,教材的内容等方面都应具体地安排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利用体育教学做好德育教育。

  初一学生由小学刚踏进中学校门,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等性格交织在一起的时期,故显得单纯、热情、可塑性强,但自我抑制能力弱。此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结合初中生体育教学开展校纪校规《学生体育课课堂常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开展做一个合格中学生的活动。通过队列、队形训练,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

  利用雨天课,结合具体事例向学生讲解体育理论,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合格标准”等,使学生明确体育的重要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经常列举领袖人物、中外科学家热爱体育活动长年锻炼身体的事例,鼓励学生要用勇敢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初二是学生身体发育高峰期,青春期的开始。学生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认识能力在迅速发展,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出现思想不稳定,德、智、体诸方面发生分化,个别学生对上体育课有厌烦情绪。此阶段德育工作的主题是:结合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不同教材,通过体育史,让学生了解这些项目发展过程、比赛规则,特别是我国在近几届奥运会上取得的巨大成绩,有些项目与先进国家存在的差距等,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激发学生的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正确的体育动机和良好的体育观。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对掌握体育三基的思维能力,经常开展一些小型比赛和游戏活动,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等优良品质。使学生体验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特别是体质差、对体育缺乏信心的学生,多做些思想动员工作,并要求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为实现崇高理想,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初三是学生逐步趋于成熟、独立地走向新生活的准备时期,它包含着成熟后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思想和学习负担大,选择未来生活的道路,己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这对学生的学习或是个性发展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阶段德育工作的主题是:结合体育方面的重大赛事,经常进行理想道德教育,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经常组织一些登山、越野跑,徒步拉练,要求学生在进行体育练习的过程中克服个人欲望,以集体的共同义务来调整个人的行为方式,并使一些基本的道德义务,学生间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争取胜利的积极进取精神在运动实践中得到体验。

  德育教育不能停留在一时一地,而是要通过学习、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不断深化的教育,才能逐步收到成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经常地接近、了解学生,及时掌握经过思想工作后学生的信息反馈,遵循初中生的心理是逐步走向成熟前的过渡期,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症下药,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从初中各阶段的体育德育课程设计来看,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力保障。

  组织教学中课前准备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前提,在课堂常规里有具体的德育内容,可以让体育教师按规办事,做到有规可循。在组织体育活动中,合理的组织安排,如在调动队伍时要提倡让兄弟班先行通过等,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相互尊重,讲礼貌的教育;又如在体育分组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互相帮助的良好作风和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使学生养成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在进行初中体育理论课教学时,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发展史、体育成就和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以及我国优秀运动员的事迹,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正确的观念,端正学习态度。通过考核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考核时,针对学生平时有差别的情况,教育学生沉着冷静,积极发挥,培养学生不骄不躁的品质;教育学生在考核时公平竞争,不能弄虚作假,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德;对获胜的和取得好的成绩的同学进行表扬,还及时指出其不足,对失败的和成绩不够理想甚至较差的同学给予充足的信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好的成绩,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在体育卫生基础知识里安排激发学生刻苦自觉锻炼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初中体育实践课中进行德育教育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中长跑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长跑既枯燥又乏力,每次总想逃避。其实长跑训练的目的不仅在于测试同学的耐久力,它的实质在于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品质。若课前教师能把握此点,以形象的事例和切实的感受对学生加以鼓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在思想上明朗起来,自觉地将长跑中遇到的困难视为对自己的挑战,跑起来自然是有的放矢,信心倍增。训练结束以后,教师不仅要有针对性地总结训练中的技术问题和经验,还可引导学生回味过程中的艰苦及取得胜利的不易,培养其不畏艰难的勇气和勇于拼搏的精神,继而引导其懂得无论学习、工作都需要具备这些意志品质。

  总之,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教学实施德育教育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从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来看,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1]杨桦.谈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培养[J].考试周刊,2007(42).

图片名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