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欢迎访问江南体育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图片名

全国订购热线:
020-3883592

主页 > 资讯公告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活动公告 公司新闻 健身指南 器材保养 常见问题

体育场地江南体育官方网站登录入口设施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2-17 18:48:49 次浏览

 《2001-2010年体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了城市体育的发展道路以社区体育为重点。发展社区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并管理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浪潮也不断高涨,城市社区场地设施建设备受重视,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总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多,城市居民的体育需求日益多样化,

  《2001-2010年体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了城市体育的发展道路以社区体育为重点。发展社区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并管理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浪潮也不断高涨,城市社区场地设施建设备受重视,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总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多,城市居民的体育需求日益多样化,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和种类渐渐难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锻炼需求,并且暴露的问题日益明显。

  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江岸区共有体育场地数量1441个,场地面积共有738633.28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144030.34平方米,占地面积共计912715.16平方米。按照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统计,江岸区常住人口89.5万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6.1个,全省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3.68个,略高于全省水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82平方米,全省人均场地面积1.29平方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近几年江岸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兴建速度明显加快,但有些方面仍然表现出一些不足之处。通过进一步的梳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适的建议以期待在今后的发展中予以重视和改进。

  通过表1江岸区近年来场地建成情况可以看出,2004年、2011年和2013年的体育场地建成数量明显增多,而在这些时间点附近,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00年)、《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1年)、《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2011年)等,这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明确提出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朝着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法制化发展,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目标。 在政府的引导下人民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各种体育场地设施的建成也满足了人们体育健身的需求。

  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的普查结果,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江岸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资金主要靠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其实单位自筹主要靠向上级申请,其实质性来源任然是财政经费。在全民健身浪潮持续高涨的今天,政府部门应该转变职能,改管理为服务,制订具体政策和措施,引导了投资方向。 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拓宽了体育产业的融资渠道。出台更加完善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的投资和捐资、金融和土地,这样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资金才可能实现来源多元化。

  从表3中可以看出,全区1441个体育场地,绝大部分采用的经营模式是自助运营,只有少数几家场地选择了合作运营和委托运营。从经营模式的灵活性角度而言,自主运营当然在经营过程中不会出现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情况,但是从经营模式的专业性角度而言,选择合作或是委托则更容易发挥专业人才的经营管理优势,更容易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如表4所示,在所有1441家体育场地中有290家是不对外开放的,其中以事业单位居多。尤其是在对学校体育场地进行普查之后发现,全区185所中小学,只有12所部分时段对外开放,14所中职院校,只有1所部分时段开放。教育部于1999年了《关于假期、公休日学校体育场地向学生开放的通知》, 与此同时,部分地方行政机关也对倡导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可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学校在开放体育场地设施之后,会面临很多问题,诸如安全、管理、财产损耗等问题,处理这些问题会分散学校相关部门的精力,这也使得大多数学校不愿意让学校体育场地承大众体育活动。

  在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全区共有3786件健身器械,其中有2768件器械安装在社区居民小区中,占总数的73.1%。这些健身器械的安置,极大的方便了社区居民就近健身的需要。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江岸区建成体育场地设施类型及数量中,可以看出所覆盖的项目比较广泛,涵盖了大部分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相关研究也表明,在市民经常开展的体育活动中,依次是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网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在江岸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搭配分布中,也显示这些体育项目的场地设施所占比重较大,基本能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资金缺乏是我国城市社^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目前,武汉市的社区体育场地资金来源主要是体育公益金、政府拨款、经营者投资。但是体育设施多属易耗品,有限的资金只够建设不够维护,这也使得体育活动的开展难以为继。在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所需的资金来源上,应当广开渠道,让政府、社会、个人都参与到社区体育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根本上解决社区体育经费的来源问题,将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当中,增加对社区体育经费的投入;在政府保障基础上,鼓励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到社区体育的建设中来,通过合法经营,丰富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

  从第六次场地设施普查结果中,我们发现江岸区社区体育设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不足,并且各区之间场地设施数量差异较大。行政职能部门除了要教育、宣传、引导社区体育的发展以外,还要科学规范的建设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政府部门在旧城改造、新建社区的过程中,应该依照我国相关规定规划设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从数量上和质量上为社区体育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此外还应结合社会发展进程,使体育设施的设计建设更加科学化。如:武汉市2015年老年人口报告显示,江岸区老年人口比例在全市13个辖区中排名第四位,达到了23.32%,这一比例远远大于社会进入老龄化标准的10%。面对老年人口的增多,如何通过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科学有效的体育服务,是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全新考验。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因地制宜,根据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需求强弱,合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结合社区地理环境,开发适合社区居民健身的场所。

  江岸区有185所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建有一定数量的体育场地设施,只能满足学生的教学与训练等日常活动,而周末和假期则关闭校门,体育设施也处于闲置状态,学校的场地设施利用率比较低。现在,上至教育部,下至地方政府都在提倡“学校要向社会开放”,并且由政府制定出台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作为保障。从江岸区的调查统计情况看,学校的场地设施利用率明显不足,很多学校考虑到对社区的开放,会顾及对教学秩序的影响和后续的问题,所以对社区体育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要想解决问题,江岸区政府的相应机构要足够重视,对于限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原因应该积极调研并协调各方力量,排除隐患、克服困难,让学校成为社区体育建设的主要替补力量。

  社区体育是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既能增加广大人民的素质,又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调节人际关系,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强调,社区体育的开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条件上的,场地设施就是很重要的一点,离开了场地设施的体育活动是无法想象的。因此,要发展社区体育,首先建设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

  [1] 尹玲.关于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

  [2] 徐箐.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2).

  【摘 要】 本文运用生态美学理念,分析了咸阳市体育公共场地设施建设的现状,提出咸阳体育设施生态化设计的构想:以服务功能为立足点;以生态美学为着重点;以地域文化为立意点。

  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自2012年党的十首提“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在各类场合有关生态文明的讲线次。他要求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操作,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随着市民生态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人们对保健、休闲娱乐、社交、时尚运动、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不断高涨,使得体育公共服务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主要有公共体育场馆、公共体育设施(体育公园)、以健身路径工程为主的社会健身休闲场地、优化调配体育场地资源,包括经营性体育场所以及各级机关、学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场地设施等多种类型。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运用生态观念和生态美学思想,按照美的规律,营造和谐、平衡的体育锻炼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安全、健康、舒适又高效的公共场地设施服务。

  调查显示,体育公共设施的分布不均匀,投入不足的问题仍较突出。主要的场馆建设大多集中在市区,且市区内很多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不达标,尤其居民住所离体育公共场地设施距离较远,居民参与体育锻炼频率不高。多数县级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居民对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的满意度相对市区居民较高。乡镇村场馆建设比较滞后,乡镇街道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公共体育服务的正常运行。

  就目前的发展与需求而言,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的管理维护大多数都处于无序状态。尤其是乡镇村的公共体育设施,损坏后无人问津,居民对其质量及其管理满意度不高。另外现有的市区体育公共设施未能很好地引人人文关怀理念,缺乏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注。

  体育公共场地设施为人们提供健身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城市的文化魅力。然而现有的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缺乏对咸阳市地域文化的认识。为此咸阳市体育公共设施设计可以结合本土地理环境、民俗文化进行生态化设计,构建出符合居民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体育公共场地设施,以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

  生态美学与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生态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美学的研究可以为美学视野中的生态环境创造必要的理论准备,而且还能够直接为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生态化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可以促进生态文明活动的开展。体育场地设施生态化设计需要遵从自然生态,突出地域文化,强调健身娱乐等服务功能;主要是体育场地设施与咸阳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协调人与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的生态化建设活动实际上是弥补人类过度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失而采取的措施,这种措施旨在使人与自然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状态,这也是体育场地设施生态化建设活动的最终归宿和目的。生态美学提出的人与自然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地处在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为人们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提供了合理的尺度。正是由于两者的密切关系,确立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点。

  公共场地设施设计是一个涵盖社会、文化、技术、美学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领域。随着公共服务需求的全面增长,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的种类和范围趋向于多样性、选择性、个性化和生态化。我们可以从服务功能、生态美学、地域文化等方面寻找突破口,把生态设计原则融入体育公共场地设施设计的每一个要素当中。

  意在满足人们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生活需要。体育公共场地设施强调的是体贴周到地保护健身者,高度重视安全性和适用性的同时,还应关注其环保性。例如,在居住区,要提供小型健身广场,还需要坐椅,亭子等供大家休息,下棋的空间,放置简易安全的健身器材也是必备的,体育健身设施的设计要注重满足青少年、老年人、妇女等不同社会群体的体育需求;健身设施可以配以基本的文字或图示说明,让锻炼者可以科学正确了解该设施的锻炼方法和手段;使体育公共场地设施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们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实现其健身服务的基本功能。

  生态化的公共场地设施不只是孤单的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场地设施的简单拼凑,它作为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满足人们亲近自然,重返自然的心理需求,从情感上拉近人与大自然的距离。充分利用城市自身的优势和自然环境的因素,将阳光空气植物土壤皆纳入到场地的改造之中有助于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体育公共场地设施在选址方面要考虑位置及朝向,通过造型或醒目的色彩等方式,方便人们寻找。在公共体育设施技术上可以采用可拆卸装置,减少连接件及零部件的数量,避免零部件之间使用粘合剂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一样的城市风貌。例如公共体育设施、公共休息桌椅、提示牌、跑道等,可以挖掘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合生态理念打造富有区域特色的咸阳市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城市体育公共设施的内涵,增添了大众人文审美情趣,也是再生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我们要借助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的广泛性和持久性,强调其设计的艺术性、民族性、生态性,让民俗文化在公共场地设施中得到补充和拓展。

  生态化场地设施设计旨在对整个场地设施进行有序合理的组合,并试图协调公共场地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与使用效益。目前我国生态化的场地设计未广泛实施,希望通过不断实践,进一步积累完善场地设施设计生态化构建的经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使体育公共场地设施达到人、城市、场地设施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2] 梁丽珍.渭河流域咸阳段发展生态体育之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08.06.

  [3] 梁丽珍.发展生态体育之战略选择与可持续研究――以渭河流域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02.

  [4] 王敏.武汉城乡统筹背景下农业生态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J].建筑设计管理,2010.05.

  本文以河南省72所农村中小学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当前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的思路与合理化建议。

  体育场地是提高学生竞技水平和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魄、丰富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保证。随着“十一五”期间对农村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巨大投入,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二五”规划当中又提出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又可使体育设施建设进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但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农村学校所占比例也较大,农村的体育设施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加强对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研究,无疑对推动全省的体育设施建设和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河南省18个地、市的72所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的分布状况、设施的规模、经费投入、标准化程度等指标。

  对本文所涉及的问题制成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学校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2326 份, 回收2306份,回收率99.14%,有效问卷2291份, 有效率98.50% 。对调查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 符合本研究的需要。

  对河南省相关的学校、教体局、教育系统体育管理部门,进行了解,访问有关专家、教授、教师,征得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对学校运动场地面积提出了明确规定: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小学每生不宜小于2.3 m2,中学每生不宜小于3.3m2。田径运动场地,人数在900人以下时,宜采用250 m环形跑道;人数在1200~1 500人时,宜采用300 m环形跑道。河南省目前有7600多所农村中小学。近几年,河南省各学校在校人数猛增,以高中为例,近三年来,河南省高中在校人数增长了58.12%,年均增长15.6%。但河南省普通农村高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占1.2m2。学校体育场地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学体育发展的“瓶颈”。

  在调查的72所中小学中,发现大多数校园都有操场。但距离市区较近的学校,操场面积一般都较小,郊区或者远离市区的学校虽操场面积较大,但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等距标准要求相差甚远,无法满足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需要。

  按投资主体的性质,可分为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两部分。根据河南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资金总投入为136576.13万元,占全省中小学资金投入的37.44%。其中国家投入69.17%,社会投入占30.8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还未达到全省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投入的三分之一,而且仍以国家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力度明显较弱。

  经统计,再被调查的学校中,全省有58.2%的学校体育设施配置根本没有达到要求,而其中有76.5%的学校因体育设施缺乏而不能正常开课。同时,现有的体育设施大部分陈旧、破损,其中不乏由于保管不善、修理不及等人为因素造成。

  根据河南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场地的利用率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在体育场地的开放程度上,标准体育场地不对外开放的占83.44%,非标准体育场地不对外开放的占86.69%。二是在场地的活动人数方面,每周1500人以下的活动场地占68.1%,每周1500人以上的活动场地占31.9%,仅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河南省农村中小学的场地对外开放利用率较低。

  针对河南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所存在的问题,就其目前现状,结合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现提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农村体育教学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国家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以弥补,但效果仍然不十分明显。其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筹资手段是多样化的,各级各类学校应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有利因素,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采取多种投资方式,争取更多的资金进一步用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体育场地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场馆质量层次低,高标准体育场馆所占比例小;室内场地少,室外场地多;公益性场地经营收入高,经营性场地少且经营收入低等特点。因此,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标准化为基本要求、现代化为发展目标,来设计和增建一些所需的体育场馆;保护好现有的标准化场地;将非标准化场地改建成标准化场地。

  由于体育资金不到位,以及体育意识欠缺等原因,再加上生源量较大,导致了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匮乏。

  根据体育器材和设施的特点,确定其能够发挥的多种用途。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体育游戏当中的障碍;橡皮筋既可以用作跳皮筋,还能够当成跳竹竿的“软竹竿”等。

  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地域特色等,制作简易的体育教学器材,改善教学的条件。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检验学校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学校体育教学缺少体育场地设施这一物质保障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场地设施建设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永不分割。体育场地建设优质与否对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顾历史,我们知道首先有了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才产生了相应的场地设施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包括:(1)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2)体育与智力活动相结合。(3)身体直接参与。这些特点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必然以实践课为主,而实践课必须有一定的场地设施作为物质基础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因此,场地设施是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体操、球类、健身器材、民族特色器材、辅助设备六大类。随着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变化,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小学体育课及课外锻炼活动时数也相应增加。

  学生进行运动需要场地设施、器材,大家对运动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不论什么地方有体育设备,他们都会去玩玩,而且很愿意利用手边的器具。见到秋千就荡秋千,到了球场就玩球。如果没有运动场地,他们就会到马路上去玩,这会增加安全隐患,所以,学校要为他们准备好必要的运动场地设施,以便他们进行正当的活动,这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我市大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已更新,并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一些欠发达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教育仍不容乐观,所以加大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改善部分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势在必行。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农村和薄弱地区,目的就是提高这些地区的体育教育水平。

  经过初步统计,全市70多所中小学校,至今还没有塑胶跑道的高中(包括职高)只剩交口职高,初中学校已完成所有新的场地设施建设,农村小学未完成新场地设施建设的概率最高,约占所有学校的14%,其中包括岛石小学的呼日校区和中心校区、颊口小学、顺溪小学、洲头小学、对石小学、潜川小学的塔山校区、紫水校区及马山校区、绍鲁小学、西天目小学的交口校区、横塘小学等。在这些农村小学当中,部分篮球场甚至还是煤渣泥土铺成,边线也是用石灰画画,可想而知教学条件的艰辛,这也势必给学校开展体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动机的重要诱因,体育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直接动力,两者对人的体育参与行为都将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健康体育概念的兴起,人们更加崇尚一种自然、自发、自主的运动参与。

  中小学生由于学习内容多,学业负担较重,脑力劳动较紧张,因此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对他们来说非常必要的,体育锻炼宜选择以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为主的活动项目,但是由于体育场地的缺乏,致使相应的体育项目无法开展。

  体育课的主要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教学。缺乏足够的体育场地设施必将挫伤多数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热情,久而久之,这种教学选择就会产生负面影响,非但不会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取得收获,反而会使部分学生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间接阻碍了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

  体育教学要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和影响,为使他们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学会并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

  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在校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也有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已远远不满足于现在体育课的形式和质量,但体育场地设施的限制却直接影响着学生把想法付诸行动。

  1.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争取加快对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正常高效地开展,同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集体育经费,利用学校的优势来发动学生和家长、社会和学校群策群力,协同合作,逐步完善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2.在场地设施缺乏的情况下针对体育教学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教学手段上突出新、奇,并且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组织地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场地资源。

  3.根据本校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场地设施和周边环境协调管理工作,安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设施的使用率。

  体育需求是人们对从事体育活动的愿望,体育场地设施是人们满足体育需求的载体。了解居民体育健身设施需求对于促进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运营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社区体育运动正从人们视野边缘走向中心,社区体育设施建设问题也被提到议事日程。国外在体育设施方面已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建设标准,完善了运营方式;国外体育设施发展的迅速与政府的支持、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保障以及社会各界对体育设施的投入等因素相关。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们的体育需求随之增加,但是重庆市南岸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能否满足人们的需求,无论原地城区人口还是城镇化新增城区人口,其体育权力、公共体育服务能否得到保障,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居民需求的视角展开研究,以期通过研究对南岸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布局、使用、运营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重庆市南岸区是重庆市六大都市功能核心区之一,从重庆市官网数据获悉,2014年都市功能核心区城镇化率为99.85%,常住人口367.76万人,人口密度折算为12 361.68人/平方千米,与2000年相比人口密度增加了5.8倍。2015年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南岸区经济稳定发展在主城九区排第2位。虽然经济增速较快,但是南岸区行业发展不均衡,尤其服务业占比不高。本文随机对南岸区南坪街道、广阳镇、南山街道、长生桥镇、海棠溪街道等地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小于30岁的居民49人,大于30岁的居民55人;男性58人,女性46人。

  通过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了解目前居民的体育需求、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研究现状。

  笔者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问法,自行设计了《重庆市区居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需求调查问卷》,主要内容见表1,对问卷进行了专家效度检验,效度达90%以上,采用分半信度的方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R=0.809。在社区现场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10份。其中有效问卷104份,有效率为98.11%。

  假设居民所喜爱的体育健身运动项目与现实中实际所从事的运动健身项目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居民周围体育场地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从表1可以看出,重庆市南岸区男性居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主要为篮球、跑步、羽毛球等,分别占40%、22%、18%等。从中可知,普通男性居民喜好的运动项目相对集中,以大众性项目为主,最喜欢篮球。篮球作为目前最普及的球类项目之一,属于激烈对抗性集体项目,这可能与男性天性好胜、喜欢竞争的个性相关。而男性现实中实际从事的运动项目排名却为跑步、篮球、羽毛球等,分别占43%、21%、8%。与最喜好的运动项目相比较,跑步者有大幅度增加,提高了近50%,变化率最大。跑步作为一项最为普通、普及、简单易行、有较好健身价值的运动项目,由于其运动的外部条件要求最低,因此最易于实现。但是相对而言,篮球的参与者差不多降低了50%,羽毛球的参与者降低超过了50%,通过现场观察和访问可知,最主要的原因是篮球场地、羽毛球场地无法满足造成的,具体表现在场地数量上或者就近距离上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市南岸区女性居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主要包括跑步、羽毛球、广场舞、健美操或瑜伽、太极拳等,分别占35%、17%、14%、12%、7%。实际从事的运动项目排名为跑步、广场舞、羽毛球、跳绳、太极拳分别为48%、20%、11%、10%、7%。可以看出,与男性相比,女性主要选择对抗性相对较小的运动项目,同时以塑身、有氧健身项目居多。女性表现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广场舞从事者较多,排名第二,广场舞属于自发性的新生事物,是近些年来中老年女性特别流行的健身选择,主要发生的地点是小区内外空旷场地、广场、公园等。而从现场的观察与访问可知,目前还没有针对广场舞设置的专门场地、设施,社会冲突还时有发生,因此广场舞还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管理状态。另外,南岸区居民有12%的女性喜爱健美操和瑜伽,但是真正从事者微乎其微,通过访问可知,主要原因是附近没有场馆或者没有收费廉价的场馆。

  从表3可以看出,整体上南岸区居民对场地设施布局较满意,男性达86.2%,女性达78.26%,这可能与南岸区有着比较良好的天然优势相关,第一,南岸区依山傍水,南滨路、南山设置了多条健身步道,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第二,江南体育中心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型体育场馆,功能齐全,位置处于南岸区相对核心地带,是人群集中聚居的地方,而体育中心可同时容纳3 000多人同时锻炼;第三,南岸区有4所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除沙坪坝区外重庆高校数量排名第二,高校场馆设施的开放为附近居民的健身提供了较好的硬件条件。因此,南岸区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居重庆市前列与这些因素密不可分。但是女性居民对场地设施布局的不满意程度大于男性居民,可能与女性的需求呈现多元化有关,并且目前大多数体育场馆以球类为主,相当部分女性尤其中老年女性并不习惯到收费的球类等场馆进行健身锻炼。现今中老年女性热衷于广场舞,目前也没有广场舞固定的场所,没有严格的地盘划分,没有专门的场地规划设计,多数还处在无序组织状态。

  从表4可以看出,南岸区居民选择最多的健身时间在早晨8点钟之前,男女相同,对于这个时间段,公共体育场馆尚未开放。男性选择健身的最主要的3个时间段均分布在工作外的业余时间,女性除了早上,另外,选择健身的时间段还有上午和下午,与男性有较大差别。根据现场访问可知,比较大型的体育场馆开放时间为9:00―21:00,小区健身场地随时开放,部分体育场馆不对外开放或者要收取相关费用。从中可见,大型体育场馆的开放,对于男性居民的满足度相对较低。尽管对女性满足度稍高,但是有闲暇时间的中老年女性,愿意到大型体育场馆锻炼的人数较少,所以仍然存在场地设施的矛盾问题。

  通过现场访问可知,居民对场馆收费这种有偿使用方式表示理解,但由于个人经济能力的不同,场馆收费依旧是影响居民选择场馆的重要因素;体育场馆所在位置、布局情况也是影响居民选择的重要因素,考虑到时间、距离等问题,大多数居民更加愿意选择离家近的地方。表5的问卷调查显示,影响男性居民健身场所选择的因素最主要是场馆收费和离家远近,但对于女性居民最主要是健身指导和离家远近,表明女性对健身指导的需求更加强烈,这与现场访问的结果比较一致,超过60%的女性都表示希望在现场能有体育健身的指导。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区体育设施不断扩建、改建与完善,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体育健身锻炼场地设施的需求,同时增大都市核心区大型体育场馆的开放度,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体育场馆空闲时期的开放待遇。

  另外,政府通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将高校体育资源充分利用。在购买场馆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街道、社区俱乐部、高校与居民共同协作,由政府出资补贴,社区参与管理,引入市场机制为居民提供优质体育公共服务。在目前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需要一定的安全维护、人力资源、场地设施维护成本,政府通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达到资源共享是一条有效的可操作途径,可降低投入成本,从而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出现体育资源不均等现象,人们享有的体育公共服务也不平衡。因此,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开发并进行资源重构,构建一种集休闲、健康、娱乐于一体的新型场馆管理模式,如开发网络资源,保障体育场地设施的有效利用,加强信息化管理。制定和健全法制,使整个城市规划、布局、设计及建筑规范实施等过程,均受到法律的监督,从而有效保障居民的体育权益。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积极倡导群众体育运动参与,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的积极导向为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在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政府始终是最重要的供给主体,在体育资源重构、法制保障方面起决定作用。

  (1)修建或者改建篮球场馆和羽毛球场馆。通过修建或者改建篮球场馆和羽毛球场馆,不断满足南岸区男性居民的需求,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建设三人制或五人制篮球场地均能达到娱乐健身目的。尽量满足居民在自己的小区或者附近进行健身锻炼,这是一项值得努力的民生工程。

  (2)划定或者修建广场舞场地。这主要是满足女性群体的健身需求。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广场舞场地,但是作为近些年来逐渐兴起并不断壮大的健身群体来说,为了满足这部分健身群体的需求,在不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权益条件下,有必要对公共空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专门的设置和规划。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划定或者修建广场舞场地,不仅能够满足居民对广场舞场地的需求,还能够为其他居民增添空闲的场地,所以,划定或者修建广场舞场地有利于提高效能。

  (3)遵循便利原则。现在大多数小区都配套有一定量的室外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和场地,给居民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从数量上、规格上、质量上还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加强社区小型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从目前部分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来看,其场地设施的不足与闲置的矛盾目前还是比较突出,很多居民没有到体育场馆锻炼的习惯,部分大型体育场馆也存在开放不足的问题。基于此,进行体育文化的有效宣传和传播,加强社区和场馆健身人群的体育健身指导,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这都有助于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建立,从而促进场馆的运营效率的提高。

  从场地设施需求来看,南岸区男性居民对篮球场馆、羽毛球场馆等球类场馆的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女性居民对广场舞场地以及瑜伽、健美操场馆等的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居民对场馆开放、布局的满意度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居民对场馆开放的需求存在时间上的矛盾和差异,从开放时间看,男性的满足度低于女性,早、晚两个时间段较难得到满足;影响民居健身场所选择的因素存在性别差异,除了场馆收费、离家远近等共同的影响因素外,女性对健身指导的需求比较强烈。因此笔者建议通过加强供给侧改革与管理,合理规划体育场地设施的布局,促进公共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1]周涛,张凤华,苏振南.美英日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2(4).

  [2]王志威.英国社区体育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

  现有的规划建设配建标准有待完善:(1) 现有扬州市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扬州市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体育设施管理体系和《扬州市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基本标准》,提出了不同层级配套标准内容,但制定公共体育设施配建标准还不够细致深入,不能有效指导扬州各级公共体育设施按用地标准落实用地,特别是街道级和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并且配建标准内容从扬州城市因素方面考虑不多。

  扬州市体育设施配建标准制定时,应考虑扬州自身城市特点,制定适合扬州的体育设施配建标准,以下为体育设施配建内容建议。

  ① 扬州四季分明,但冬季寒冷、夏季湿热时间较长,对各种运动影响较大,各类户内运动适合开展,而户外运动受天气限制时间较长,因此,体育设施可以适当增加场馆设施,兼顾室外场地。

  ② 扬州现状老龄化率较高,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适当增加老年人锻炼的体育设施。老年人喜好的体育运动类型主要为健步走(跑)、门球、健身操等轻松的团队型运动,同时,老年人、儿童对体育设施服务半径、方便性有一定要求,故社区级体育设施建设应以非盈利项目为主,并充分考虑服务半径,方便群众参与。

  ③ 扬州独有的休闲文化传统,每到周末或者阳光明媚的天气,扬州人就喜欢到茶社喝茶,近郊去休憩、游玩或运动。所以,扬州体育运动是以对场地要求不高、能够随意开展的运动为主,其精髓在于“玩”,如武术、健身操、健身气功、棋类、健步走、钓鱼、舞狮等。

  缺乏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作为指导 : 已编制的《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和体育部门编制的《扬州市中心城区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方案(2012-2014)》提出了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目标、体系、配置要求和重点项目的规划布局,一定程度上能指导扬州体育设施建设。但《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是总体层面规划,而《扬州市中心城区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方案(2012-2014)》 即将到期;《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和《江都市主城区公共设施布局规划》(2010-2030)都是在2013年江都市撤市变区前编制。总体规划对于公共体育设施,只能做原则指导和宏观布局,提出公共体育设施发展目标。总体规划一般只关注市、区级体育设施,无法对全民健身体育设施系统进行详细的思考和指导实施,特别是街道、社区级体育设施。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划的科学指导,扬州市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滞后,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水平不高,严重影响制约着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造成各级体育设施没有充分纳入土地利用规划,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使得体育设施落地困难。

  区、街道、社区级体育设施总量太少:目前,扬州市级体育设施有体育公园、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广陵新城体育公园(正在建设中),市级体育设施基本满足比赛功能和群众健身场所标准的需求。但是,扬州各区、乡镇(街道)、社区级体育设施建设仍需加快,大部分体育设施配套还不达标。

  扬州市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处于较低水平。 2011年扬州市中心城对外开放的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0.3平方米(数据来自《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尚不满足国家最低标准(《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确定人均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用地面积达到0.72―1.08平方米/人)。

  从目前国内特大城市规划实践来看,人均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用地面积都至少达到了1平方米/人,有条件的城市已经超过了《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确定的1.08平方米/人的上限值。如苏州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如按常驻人口计算,可达到2.02平方米,江苏全省人均也有1.5平方米左右。

  扬州市各区公共体育设施用地总量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中心城各区差距较大,如,邗江区市级体育设施较多,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相对较多,而广陵区、江都区、开发区等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不足。

  邗江区区级体育设施没有达到区级配套标准,缺3000座左右体育馆一个,标准室内游泳池1个,并且位于美琪学校内(目前在建)的邗江区全民健身中心,其建筑面积只有1250平方米,没有达到江苏省“四个一”要求的区级300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邗江区区级体育设施采用与学校合建共用,区级体育设施与学校共用方式,虽可以节约土地和建设资金,市民在使用体育设施时间上会受到限制,使用不便。目前,邗江区级体育设施不能满足群众体育锻炼的需求,如美琪学校开放时,运动场锻炼市民比较拥挤。

  广陵区目前没有配建区级体育设施,在广陵区在文昌路与廖家沟一侧,正在建设广陵新城体育公园,为扬州市体育副中心。

  开发区、瘦西湖景区、生态科技新城由于人口较少,按照《扬州市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基本标准》,需配建一个区级综合群民健身中心及室外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健身路径等,但目前都没有配建。

  大多数街道、社区体用房面积偏小,未达到配建标准。扬州市大部分街道没有单独配建街道级体育设施,室内体育活动场地是与社区文化活动室合设,造成街道层级体育设施缺失,并且室外场地大都不足,不能满足群众体育锻炼的需求。并且设在某个社区内,不方便其他社区的居民使用;新建大型社区,基本都按要求配建有社区文体中心,体育设施条件较好,基本都符合配建要求,但在一些大型安置小区,体育设施还是存在不足问题,比如湾头地区的安置区;老城区内老的社区,因为以前没有配建,社区服务用房和场地紧张,难达到配建要求。从调研来看,现状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有较大差距 。

  造成扬州市部分街道级和社区级体育设施层级配建不能到位的原因,一是因为有的街道位于老城区,用地紧张,没有土地配建;二是还未颁布扬州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配套标准,有效执行管理还未到位。部分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商没有向社区提供规定配建的社区服务用房,或者提供的社区用房面积小、分散,也不便使用。

  2015年完成扬州市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标准修订。关注民生,重点研究制定街道和社区两级体育设施的配套建设标准。

  江苏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确定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2.0平方米以上,扬州市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不应低于此标准。

  市级体育设施:集中部分市级单项体育设施形成一处综合性大型市级体育中心,占地规模单处一般不小于30公顷。市级单项体育设施,主要有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等,按照每100-200万人设置一处进行布局,占地规模为1-20公顷。

  区级体育设施:原则上每个区设置一处区级体育中心,将设施集中布置,主要设施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等,有时也结合自然环境形成区级体育公园,占地规模7-20公顷。当区规划人口较多时,也可增设区级单项体育设施,共同组成区级体育设施。区级单项体育设施单处占地规模为0.6-6.3公顷。

  街道级体育设施:单处占地规模为1.25-2.5公顷。除体育用地外,还应包括配套设施即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以及部分按规划配建专用停车场。室外活动场地的面积不宜少于总面积的60%,该比例可酌情降低。 在项目选择时,可结合周边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求选择具体的体育设施类型和项目。主要设置内容可包括:篮球、排球、足球、门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轮滑、滑冰、武术、体育舞蹈、体操、儿童游戏、、台球、器械健身、长走、跑步。其中跑步、足球场可考虑设置小型运动场,武术、体育舞蹈、体操等可利用室外体育活动场所解决,部分运动项目可利用室内运动馆解决。

  社区级体育设施:该类设施用地属于居住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因此其设置应满足居住区设计规范,不少于0.1O/人,单处用地面积不小于200O。主要为健身活动场所可结合小广场、集中绿地设置。部分可以和其它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布置,设置于综合建筑内,但应按其占该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计算用地面积。主要包括以器械健身为主的健身路径、室外健身活动场地、篮球场等。

  2015年完成《扬州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主要对市、区级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5年完成各街道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重点是结合绿地公园布置室外健身路径、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广场等体育设施。规划必须实现整体规划,综合协调,全面布局,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整体效应;市级体育设施中心化,区级体育设施聚落化,社区级体育设施网络化。

  加快编制《扬州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制订和实施体育设施布局规划,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改变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无序状态,加快推动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管理服务水平,夯实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基础。

  ①进一步深化落实总体规划,将总规中体育设施综合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公共设施系统中加以具体落实。在设施缺口大的地区,受空间资源条件限制,先按较低标准配置,远期有条件再按较高标准配置。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归纳法等,对我国体育场馆资源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改善我国社会体育场馆的经营状况。

  体育场地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场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运动训练水平和群众体育活动的普及程度。社会体育场馆作为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提供行为空间的基本运动设施之一,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物质保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逐步深入实施,人们对体育有了更新更深人的了解,体育的多样化功能逐步被挖掘,人们对体育的热情空前高涨。而所有的这些必须要在良好的物质基础之上,才能顺利的开展。社会体育场馆作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现已引起了政府和人们的极大关注。

  现在社会体育场馆很大程度上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设起来的,带有较高的公益化和福利化色彩,其经费主要来源有财政拨款、单位自筹、社会捐赠、体育公益金、经营收人等。政府的财政拨款是体育场地设施投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政府以指令性计划配置其资金,并对其实行与高度集中管理相适应的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它在一段时期内保证了稳定的经费来源,有计划均衡地发展了体育事业,同时也保证社会成员不受经济限制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体制的变革,这种融资方式导致财政负担过重,无形之中加大了我国财政支出的压力,也不利于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全国经济、社会迅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承办国际性赛事的不断增多,对大型竞赛场地的综合需求也越来越大。因而大型竞赛场地建设过程中寻求新的融资方式,特别是在体育公益金、体育场馆经营收入等方面创造新的融资渠道,实现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省体育场地建设获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势在必行。

  从目前我国现有的体育场馆状况来看,大型体育场地比较少,场地设施较为落后,现代化程度较低;能达到承办部级综合性体育比赛、国际级体育竞赛要求的大型体育设施只有个别几个城市能够达到要求。尤其是在群众健身、娱乐、饮食等配套设施上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已远远不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场地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而将被淘汰,必须对它们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体现现代生活质量的室内游泳场、网球场、攀岩场等体育场地也十分匾乏。

  由于我国各个省份的经济水平不一样,因此在体育消费水平力上也存在着差距,相比较经济比较发达省份,经济欠发达省份体育消费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因此,有的收费性场馆门槛过高就限制了群众健身的参与。现在,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存在如下现象,一是各地耗资很大建设的体育场馆多立足于竞技使用,一是为迎合高消费者的体育需求而建设占地而积较大的高尔夫球场和保龄球馆,通常用途较少,往往在建成后闲置时间大于使用时间,造成了资金浪费;而服务于群众体育的体育设施较少。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着盲目攀比现象,脱离群众体育的实际健身需求,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违背,在国外大量兴建的是群众体育设施,大型竞技用场馆很少。

  我国现阶段体育场馆结构以室外体育场地为主体,而室内体育场地偏少,室内体育场地中标准体育场地也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而在室外体育场地中,篮球场、小运动场和排球场中的非标准体育场地占很大一部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同时也制约了许多运动项目的开展。

  根据原国家体委《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的规定,鼓励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体育设施在不影响工作和生产秩序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为群众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我国的体育场地现状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所以各有关部门如城建、规划、土地、教育部门,应有超前意识,规划建设好体育场地,完善体育场地的功能,全面提高体育场地的质量。在不断增加场地数量的同时,还要合理调整体育设施结构。首先,注重区域性体育设施,在现有各地区体育场地的基础上,突出地区特点,开展多层次服务,使优势互补。其次,引导经营性体育设施,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市场运作,促进商业、旅游、饭店投资,增设不同层次的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再次,加大群众性体育设施,围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必须强调按教育法规定,配齐体育场地设施,应把群众体育设施,面向社区,贴近群众生活。

  对于面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体育公益事业,政府的投人仍然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主渠道,各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必须增加对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投人,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人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确保包括体育场地建设在内的体育事业经费随着当地财政收人的增长逐步增加。把体育场地建设用地纳人城市发展规划,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预留用地。同时,建议在编制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新建体育设施在建筑景观特色、配套服务、综合利用和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不应简单追求设施的豪华和大而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促使人们不断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对体育活动的参与也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是整个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和促进公共体育交流的平台。早在2003年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就把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近年来,我国在实施城市现代化的更新和改造中,国家的重视、大众的需求、技术的完善等因素促进了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全面发展,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等方面均取得卓有成效的进步。

  虽然近来年辽西各市在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发展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群众体育健身条件不断改善,但由于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均处于相对滞后的地位,许多城市的仍存在着公共体育设施种类缺乏、数量不足等诸多问题。为此,在对辽西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各种有利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改善措施的,以达到体育设施能够朝着更加科学、完善的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增强市民体质和生活质量。

  影响和决定体育设施的数量有多种因素,其中人均体育用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是两个基本因素。根据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体委颁发的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里,每千人应配套200一300平方米的公共体育设施。目前,辽西地区各城市的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仅为0.74平方米,而日本1972年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就已经达到1.444平方米,是辽西地区各城市的1.95倍;德国1976年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就已经达到3.41平方米,是辽西地区各城市的4.61倍。在辽西地区各城市的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0.74平方米中,还包括了体育系统用于赛事需要、运动员集训、运动学校和不对外开放的场馆,这些大多是不向群众开放的。扣除这些面积,市民线平方米,这说明辽西地区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与身边公共体育设施相对缺乏的矛盾仍较突出公;另一方面也说明其结构和分布极其不合理,公共体育设施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由于我省是国家的重工业生产基地,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历史欠账突出。2000年以来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净增加最大,也是外来人口数量最多、占据比例最高的市。随着区域人口的大量导入,体育场地设施的增幅己远远跟不上日益壮大的区域人口。从现有市体育设施资源的供给总量看:第一,缺少区域标志性体育设施;第二,缺少社区级综合体育设施,这导致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旺盛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与区域内薄弱、紧缺的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除了绝对数量和人均面积不足之外,辽西地区公共体育设施还普遍存在着开放程度和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而且竞技型公共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的程度远低于休闲型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如何提高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特别是竞技型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可以说是解决公共体育设施不足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也明确要求,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开放。当前辽西公共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的情况不容乐观,至今尚有63.55%的竞技型公共体育设施没有面向社会开放。虽然部分竞技型公共体育设施开始尝试性的、逐步面向社会开放,但开放时间较短、开放频率和使用频率都较低;大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依然以中小型、休闲类的公共体育设施为主。一大批竞技型公共体育设施建成后,由于运行成本较高,仍处于封闭状态;有的竞技型公共体育设施虽然面向社会开放,但由于经费等诸多原因减少向社会的开放时间,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比美国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当地拥有众多开放的草皮球场,即使对比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沈阳市公共体育设施在群众体育健身领域“差距很大”。

  现在的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是按照“谁开发、谁配套的原则进行,地块开发规模大小不一而导致体育设施配套的不一。当开发规模较小时,相应指标的配套设施很容易由于过小被忽略而流失;当很多个小规模地块开发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些大的普通社区时,较大的群众体育需求则与缺失的公共体育设施产生矛盾,就会出现供给方式的问题。据第五次场地普查共统计各类场地65类,我省有其中的41类体育场地,主要集中于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而其余的24类场地如手球场(房)、棒垒球场、射箭场、自行车场、汽车赛车场、赛马场、击剑房等奥运(全运)项目或有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场地几乎没有。

  大众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我省大众体育的发展也同样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以及国际大环境的推动。大众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上,而其发展水平也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大众体育之所以近几年发展迅猛,在一定原因上是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其次,大众体育的发展需要一个硬环境。这个硬环境包括了两方面:一是适宜大众体育开展的场馆设施,二是适宜大众体育开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个硬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大众体育的重视程度。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极其重视人民健身活动,大力推广大众体育。再次,大众体育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软环境,这个软环境是指适宜大众体育发展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则、价值标准以及思维方式等。而传统文化观念和现代文明方式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个软环境。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也正是大众健身的首选。

  首先,大众体育设施主体的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的主体服务对象不清,大众体育占有比重低。根据2005年中国大众体育现状普查结果,在我省全部体育场馆中,用于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培训和大众体育的比例分别为25.5%、23.3%、22.2%、20.1%、9.0%,大众体育比例只占十分之一。而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大众体育消费能力明显提高,将大众体育活动作为保值增值的“主业”已成为城市体育场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体育设施开放时间不足。社区健身设施的日开放时间在12小时以内的占16.6%,12~18小时的占24.8%,24小时的占58.6%。我国的体育场馆在周平均开放时间的安排使用上差异较大,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周平均开放时间81小时以上者虽占41.7%。调查显示,目前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场馆日对外开放时间不足5小时,五分之二以上的场馆日开放时间在7小时以下,而国外场馆开放时间一般日均达到14小时以上。以上情况说明,目前我省尚有相当数量的公共场馆开放时间不足,未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场馆的巨大使用潜力尚未充分释放。

  再次,市场定位不够准确,收费制度不合理。目前消费者每年平均到收费的场馆健身娱乐的次数仅为10次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城市场馆的消费群体中,每次人均消费20元以内的占51%,反映出我省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总体偏低,体育场馆消费仍处于初级阶段。另一方面,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悬殊,东西部居民体育消费的能力也存在很大差距。西部地区年人均体育消费仅为37.52元,而东部也不过54.27元。但是,相对消费能力而言我省城市体育场馆设施的收费价格较高,每小时消费价格超过20元的占有较大比例,并设有一定量的高档消费,使绝大多数的普通收入水平市民望而却步,成为制约市民进行体育健身娱乐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也是限制场馆自身发展的根源。究其原因,是由于场馆自身未有效把握由于东、西部体育设施发展不均衡导致的不同地区的市场定位差异,没有找准自身体育项目的服务主体,不能正确认识广大市民的经济消费水平造成的。因此现阶段公共体育场馆在开展经营活动时,应以满足中低档消费为基础,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设置少量高档消费,不宜盲目发展“贵族消费”市场

  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构建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进入21世纪,我国体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方兴未艾。城市的公共体育设施作为未来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主体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期。只有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和加大发展城市的公共体育设施力度,才能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设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秦德平.山区中小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关系[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7:87-90.

  [3]周哲玮主编.2005年上海大学体育学研究年报[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8-20.

  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为此,根据学校的要求对我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进行了调查。据调查,我区农村体育设施数量以及服务体系经过十余年建设,已处于渝西地区前列。2015年,我区所有行政村实现了篮球场、乒乓球场(市定农体工程)全覆盖,为推进农村“十五分钟”健身服务圈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在各村社建设了农村体育中心户作为补充,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但镇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现状与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日益攀升的健身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镇村体育设施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主要依靠区、镇两级财政,由于镇村(社区)资金的有限,又难以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导致健身场所数量不足、设施不全、环境不佳,用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与群众期盼不相适应。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关镇、中心镇的地位日益突出,新型居民小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规模逐步形成。在镇上建设的综合健身广场,在村里建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场等。镇综合健身广场不光有篮球场、乒乓球场,还有羽毛球场、健身路径等设施器材,深受百姓喜爱,各类型人员均可参与符合身体状况的健身活动,每天前来锻炼的人络绎不绝,月均达到6000人次。但由于资金及土地资源限制,加之缺乏规划建设体育场所的硬性要求,建设初期就侧重中心集镇的规划布局和集中居住的功能定位,出现中心镇村体育设施优于一般镇村的不均衡状态,存在重居住功能轻健身需求的不合理现象。村上的篮球场是根据那里有地那里建的原则,已建成的篮球场地50%在村级服务中心、40%在其他地方,10%与废弃的厂房和村小联建,部分建设位置偏远,群众健身不方便,场地器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由于广大农村缺乏相应体育场所和设施,加之全民健身活动局限于逢年过节,集中于全民健身月、农动会期间,形成政府组织的健身运动多,民间自发的健身活动少,民间健身局限于参加广场舞的中老年人群,形式与对象单一。绝大多数的农村群众健身意识不到位。调查发现这些体育设施从建设至今,场地器材设施不符合群众健身需求,多数场地锻炼人员是寥寥无几,场地使用率极低,以双石镇脚盆井村为例:因中青年人员外出务工,村里现有人员结构是51%老年人(60岁以上),40%少年儿童(16岁以下),9%中青年(16至60岁)。老年人多,大部分都不能参与剧烈运动,少年儿童多数时间在学校学习,青壮年人员忙于生计,锻炼时间少,造成多数场地器材成摆设,无人问津。与当初为了提高村民业余文体生活,树立良好的民风相差甚远。

  一是由于管理经费不到位,加上缺乏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些体育设施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二是由于社会宣传不到位,加上村(居)民素质参差不齐,对设备的使用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容易造成体育设施的人为损坏。三是由于监管服务不到位,村(社区)“三员一体志愿者”(器材管理员、器材维护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带来工作上的缺失。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规划,场地建设也如此。各镇体育、文化、建设、公安、爱卫等部门要统筹规划,通力协作,特别要结合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美丽村庄建设、老村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同步规划建设好活动场所。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结合“休闲健身广场”、“文体活动中心”等健身景观建设,积极打造全民健身新亮点。事实证明,经过周密规划的场地使用率非常高,深受群众喜爱,镇综合健身广场就是根据新场镇规划建设结果。各村建设体育场地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有规划的布局,尽力建在人口密度较高的院落、农民新村和村民聚集地,用置换的方式破解偏远地方有地、人多的地方缺地的现状,做好长远规划,确保不重复建设,不建设浪费。同时,镇村(社区)两级要综合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的健身步道,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广覆盖。

  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可是,建好了群众却不满意,不买帐。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加大区财政、区体育局对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按标准建设体育设施的镇村(社区)进行奖励。二是配置体育健身器材的时候多考虑一下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根据他们的年龄结构和运动规律,配置相适应的器材设施,让老百姓都可以参与锻炼。不仅如此还应发挥镇财政投入主导作用,按镇财政收入的同比例增长用于体育设施的建设,主要用于场地建设、设备增添、设施维护管理、举办各项比赛活动。同时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支持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吸收民间资本参与体育项目的建设运营,投资建设场所、承办相关赛事。对乡镇民营企业家投资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的,建议实行税前抵扣和以投资者命名的政策加以鼓励。

  区、镇两级部门要按照体育场地建设指导意见对建设资金不足、功能单一、建设地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坚决说不,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监督力度,确保建设质量和群众需求,确保群众利益得以实现。

  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目标任务中提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体育人口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比2007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的城市居民达到18%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以上,分别比2007年提高4.9和2.9个百分点[1]”。同时在《全民健身计划保障措施》中也提到:“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县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支持,为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学校可以根据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公众收取必要的费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新建和改建学校体育设施,要便于向公众开放。维修改造各类体校体育设施,使其成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2]。”而且,早在2002年教育部和文化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基层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工作的通知》中就指出各级各类学校的内部设施,在保证正常教学活动和满足师生需要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对社会开放,为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方便。

  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居民是通过社区、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设施等来满足身体锻炼的需要的。公共体育场馆或少或交通不便或收费高,很难满足健身者的需要,目前我国各类体育场地超过100万个,而其中60%体育设施属于学校等单位体育资源[3]。在全国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中,仅三分之一的学校已将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造成了大量体育场地闲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校体育场馆在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课余校内体育活动使用之外,能够有组织有计划的向社区居民开放,最大限度地为民所用,对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体育场馆都在不同程度地向社会开放,由于所处区域的不同,各地制定政本文由集整理策的差异,开放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2000年,北京、天津、上海573所学校中,体育场地全部向社会开放率为56.7%,部分开放率为28.4%,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高等院校体育场地的开放率为30.13%,中小学体育场地的开放率为28.72%高校无论在体育场地设施的水平、质量和规模上都好于中小学[4]。学校体育场管向社会开放主要是以学校内部开放为主,而敞开校门,面向整个社会各种人群的自由开放占极少一部分,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校体育场馆还不能真正向社会开放。

  在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上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模式的确定、管理人员的设置、开放对象的适合范围、开放项目等系列问题。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如何对活动人员、活动场地、活动秩序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没有明确的法规规定。

  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大多数学校管理者担忧的问题,是影响学校支持开放工作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校园向社会开放,社会人员流动性增加,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治安保卫工作带来不便。锻炼者的人身安全也是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因素。公众在学校体育场馆锻炼的伤害事故屡有发生,其主要包括社会公众在学校体育场馆锻炼中因体育设施维护不善而导致人身伤害,也可能因使用器械不当或自身锻炼不当等种种原因而导致人身伤害。《条例》虽然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支持,为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但操作较难,真正落到实处的较少。发生伤害事故由谁负责,目前为止没有相应的法规出台,致使许多学校不愿意开放。

  学校有其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不能影响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教学和文化娱乐。学校体育场地用于体育教学的时间主要是周一到周五,早晚和双休日、节日、寒暑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而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主要是在双休日和寒暑假,其次是在早晚时间,开放的时间并没有和学生的体育教学相冲突,时间的吻合性是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校以对外开放影响学校正常教学为由不愿意开放。学校应何时对外开放、开放的时间多久为好等问题条例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在《计划保障措施》中规定“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并没有对开放的具体时间做明确的规定。

  体育场馆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需要建设和维护,建设和维护的费用谁来保障?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服务于全民健身这个大局,是以服务性质为主,基本都是免费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场地的使用率就会大大加大,无形之中增加了体育设施维护和管理费用的开支,加大了体育设施的成本,我国目前尚无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专门立法,即使有相关立法,如《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四川省全民健身条例》等对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经费来源均无具体规定。这就使得学校在筹措体育场馆开放经费时无所适从。《条例》对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学校没有资金补助的规定,只是规定“学校可以根据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公众收取必要的费用。”体育场馆的费用问题迫使学校领导望而生畏,经济问题成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瓶颈。

  坚持政府主导,明确政府职责,政府主导是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根基。政府越重视,支持力度越大,越有利于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问题的早日解决。

  (一)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促进场馆开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学校场馆开放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二)应尽快出台各省市的全民健身条例及实施方案。对学校最关心的经费问题应有明确规定,公众需要的是免费开放,而政府的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是解决当前难题的最有效方法《条例》实施后各级政府应对场馆开放学校给予资金补助,促进学校场馆进一步开放。

  (三)制定目标责任,建立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具体措施,要明确提出对外开放学校要达到的比率。

  关于贯彻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情况汇报 文章作者: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11日9:45 关于贯彻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情况汇报 一、贯彻《条例》的基本情况 《条例》自2003年8月1 日颁布实施以来,我局及时地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进行了学习。在此基础上,先后两次组织机关科以上干部和场、校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学习和培训。通过学习,使大家对《条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统一认识、明确任务、熟悉内容、便于执行的目的。学习中,我们还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央[2004]8号文件与《条例》学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做好实际工作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近十个月来,我们,对全区各体育场地的分布以及设施设备数量和投资情况、占地面积等指标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各体育场地在我局均有详细的登记和备案,做到了资料齐全、建档规范。大部分体育设施管理单位都建立了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尤其是各游泳场馆,均进行了达标备案,严格按要求配备了游泳救护、救生器材和应急预案。全民健身路径也和办事处签订了管理维护协议,切实做到体育设施的完好,确保了锻炼群众的安全。为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监督管理,我们除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外,还定期派出人员到各场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有限的体育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为开展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服务。对已建成的健身路径,在责成街办管理的同时,还深入实地,检查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问题立即通知厂家进行维护。对体育场内设施不断进行完善,对各个体育要素建立了管理制度,并将有关制度印发全区各体育设施管理、使用单位。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我区体育事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对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归纳起来,我们感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区体育设施从数量上来讲,远未达到标准。从质量上看,新建场馆比较少,不少设施比较陈旧,利用率不高。从体育项目设置上看,比较单一,综合性场馆少。在建设资金的投入上显得不够,真正从财政上拨出专款进行体育场地设施所占比例偏小。随着我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维修、管理应得到协调发展。另外,xx区部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系政府投资项目,属公益性体育设施,是xx市委、市政府,xx区委、区政府200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心于去年12月底投入试运行,2004年1月8日正式运行以来,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因属于公益性项目,很多方面受到制约,目前的运行已经出现亏损。二是该中心公共部分的物业管理经费未得到落实,据实际需要测算,该中心每年需30万元的物业管理经费,用于公共部分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物管公司管理费及其他日常性开支。如此项经费得不落实,将直接影响到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充分利用各种体育设施、场地全方位为社会提供服务等方面尚需努力。在如何利用学校、厂矿、机关事业单位等的体育设施为大众服务方面,虽然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力度不够,影响面较小,没有形成气候和良好氛围。由于多年形成的管理模式和体制,靠一般性宣传,凭体育行政部门的力量,很难动员和说服由社会力量举办的体育设施无偿提供社会使用。建议由区政府给予干预,促成这一问题的早日解决。 3、对公共体育设施的保护还缺乏一套科学的管理监督制度。对行政区域内体育设施的管理监督作为行政部门的体育局,先后建立了一些制度和规定,但在具体的执行中还存在很大差距。表现在体育设施服务管理单位在接受监督和执行制度上自觉性不高,行政部门监督检查,强化管理的力度还需加大。建议以区政府名义制发《xx区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办法》。 由于《条例》颁布实施时间较短,在对《条例》的理解、把握、执行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监督、管理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同时,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区政府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社会发展计划,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

图片名 客服